让"信用"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

  来源:中国青年网佚名2017-07-2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当下,只有部分城市致力于从制度到技术层面,系统地建设信用社会,多数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管理者,对信用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各种失信情况不时发生,个别地方的政府部门甚至成为失信典型。

当下,只有部分城市致力于从制度到技术层面,系统地建设信用社会,多数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管理者,对信用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各种失信情况不时发生,个别地方的政府部门甚至成为失信典型。

据多家媒体报道,7月18日,国家发改委委托第三方机构发布2016年度全国城市信用状况评价报告,涉及659个城市21个领域。结果显示,2016年度失信行为主要集中在金融、文教和工程建设领域,而北京、上海、重庆位列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三甲。

现代社会应当是信用社会,大到城市和行业,小到企业和个人,其好坏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应是信用。然而,理想与现实仍有很大距离。眼下的全国城市信用状况评价报告,对信用提升具有助推作用。譬如,北京、上海、重庆位列全国城市"信用榜"前三甲,这对其他城市来说有一定示范效应。再如,金融、文教和工程建设领域位列"失信榜"前几名,也是在鞭策、提醒各个城市的管理者,下一步提升城市信用状况应多从哪里发力。

" 信用城市"应该成为一个城市最靓的名片。目前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未来,信用状况应该也可以成为每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竞争力。如果城市管理者能够高度重视信用建设,让信用逐渐成为一种品牌和形象,那么城市发展的前景和道路将更加光明和宽广。当下,只有部分城市致力于从制度到技术层面,系统地建设信用社会,多数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管理者,对信用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以至于各种失信现象频现,个别地方的政府部门甚至成为失信典型。

建设"信用城市",除定期发布权威的城市信用状况评价报告外,还需要多措并举。比如,对于信用状况优秀的城市,有关方面可以像评选全国文明城市一样,评选并授予其"全国信用城市"称号;把信用状况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加大其分量和权重,倒逼地方政府重视信用体系建设。

此外,也可以鼓励媒体、一些社会机构、公众等积极参与城市信用状况考核和打分,让"信用城市"评选更具权威性、科学性和影响力。当越来越多的城市真正步入"信用城市"行列,"信用中国"的目标也将不再遥远。

(编辑:宇强)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