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晚年转向神学?我曾对这个谣言深信不疑

  来源:中国网2017-06-2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这个谣言我曾经深信不疑,因为我有不少信仰基督教的朋友和亲戚,他们都曾提过这一点。而且牛顿手稿中的确有大量有关“上帝”的描述,想想似乎也可以理解,将理论无法解释的东西归因到上帝,也是一条晚年达到内心平静的捷径。
 “牛顿晚年转向神学,成了唯心主义者。”


这个谣言我曾经深信不疑,因为我有不少信仰基督教的朋友和亲戚,他们都曾提过这一点。而且牛顿手稿中的确有大量有关“上帝”的描述,想想似乎也可以理解,将理论无法解释的东西归因到上帝,也是一条晚年达到内心平静的捷径。

后来才发现,自己太naive。

牛顿生活的年代,宗教势力无比强大,“上帝”对牛顿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选项,他生下来就是个基督徒,“上帝”就是牛顿世界观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他根本不是晚年转向神学,从头到尾他都浸润在神学之中。但即便如此,牛顿一生还是在努力摆脱神学中通常意义上的“上帝”对自己的影响。

比如,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其解释天体运动之后,却无法解释天体沿椭圆轨道旋转的起因是什么,即最初到底是什么力量“推”了一下,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推动力”。牛顿解释不了,只好将其归因到所谓的“动因”,其使用的是“agent”一词,不少译著中将其译为“上帝”、“主宰”。但实际上,牛顿曾经明确写道:这个动因(agent)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是我要留给读者们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再比如,牛顿曾经在手稿中写到“上帝只是一个代名词……一个永恒的、无限的、最完美的却没有支配权的神(Being),不是上帝,而是自然。”除此之外,他还明确表示,“我们对上帝的一切想法,来自模拟人类的方法……”这说明,牛顿认为尚不可知的部分应该归因于“自然”,人格化的上帝的形象只是来源于人对自身的模拟和想象。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堪称大逆不道。

信仰基督教的朋友认定牛顿晚年转向神学、成为唯心主义者的重要论据,是其曾经发表过《关于旦以预言书和圣·约翰启示录的意见》,即俗称的“注释约翰启示录”。很多人认为“注释约翰启示录”写于牛顿晚年,但实际上,这本书成书于牛顿盛年之时,只是由于当时该书无法通过宗教机构的审查,不得不拖到牛顿死后才出版。讽刺吧?如今被当做牛顿笃信宗教的重要证据,当年在教会看来,是彻头彻尾的违禁品。

而牛顿写“注释约翰启示录“的原因,他在给友人的信中也说的清清楚楚(翻译的怪怪的,但内容可以读懂):

这说明,牛顿来写“注释约翰启示录”,是为了澄清罗马教廷对教义的歪曲和欺骗,他认为这对基督教危害巨大,而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用理论证明上帝的存在”。

综上所述,牛顿一生都是基督徒,宗教作为他世界观拼图的一部分,不可能被完全磨灭。他的确在宗教研究中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他一生都在反对“人格化上帝”的存在,许许多多提到“上帝”的论著,都只是用来替代“尚不了解的自然”。之所以无法直接这样去表述,是受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因此牛顿的一生,不是很多人口中所谓的从唯物主义者到唯心主义者的一生;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天生的基督徒,牛顿的一生,是从唯心主义者到唯物主义者的一生。

参考资料:《论牛顿的引力思想和科学上的上帝观》,阎康年,《自然科学史研究》,第7卷,第2期(1988年):158-169

PS:如果有基督教朋友读完此文,认为受到了冒犯,那我真诚道歉。我个人对宗教本无厌感,尊重大家的宗教自由,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是基督徒。之所以写下这个答案,是因为国内舆论有意无意地把牛顿塑造成“一世英名,晚节不保”类型的人物,误导大家认为牛顿青壮年信仰自然科学,晚年投入了神学的怀抱,却忽视了社会环境与宗教一直在变革,而牛顿就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变革时期。

我在文末将牛顿称为“唯物主义者”严格来说并不准确,因为那个时代并不存在当今意义的“唯物主义者”,只是他的思想倾向比起当时绝大多数人,更偏向唯物主义一些罢了。
      编辑:红研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