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7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传承活动在蚌埠市举行。《半条被子》《绝对忠诚》作者、编剧蒋志飞老师(笔名:志在飞)受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邀请,与在蚌志愿者共同探讨“什么样的星值得我们追求”这一时代命题。

活动现场,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会员单位蚌埠经济开发区自愿者艺术团的志愿者们精心排练的《半条被子》情景剧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这个源自长征路上的真实故事,讲述了1934年三位女红军战士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借宿时,将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贫苦村民徐解秀的感人故事。这一举动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与人民“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真正的明星,是那些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人。”蒋志飞在指导演出时动情地说,“半条被子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共产党人即使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半条给老百姓。”这个故事虽小,却蕴含着共产党人“宁可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的朴素情怀,是革命精神与时代价值的完美统一。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显珍贵,现代社会急需这样的精神力量来温暖人心、凝聚共识。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志愿者们与蒋志飞老师深入交流。大家围绕如何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展开热烈讨论。“我们要追的星,不是流量明星,而是那些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共产党人。”志愿者代表冯开唐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民群众认识了共产党,把党当成自己人”。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的精神追求指明了方向。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取向。徐峰会长表示:“我们要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那些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的星,追那些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与担当的星。”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将“半条被子”精神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协会将持续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正如“半条被子”的故事所启示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历史照进现实,让信念温暖人心,才能在新的时代征程中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笔者手记: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追什么样的星”这个问题。“半条被子”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心系人民、无私奉献的人,才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他们的精神光芒,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值班编辑: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