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涛让95岁生日夜离家老人的迷途有了终点

  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冯志强2025-07-2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从“不对劲”到送回家 生日夜的暖心逆行:,张爱涛让95岁生日夜离家老人的迷途有了终点 “大娘,您别急,我一定把您安全送到家。”7月23日凌晨,在漆黑的公路上,张爱涛一边安抚着情绪激动的老人,一边小心地驾驶着车辆。这个看似平常的夜晚,因一份突如其来的善意,变得格外温暖。 7月23日凌晨一点多,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张爱涛驾车下班回家。在行驶过程中,他隐约看到前方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在独自行走。由于夜色浓重,车灯照射范围有限,他并未看清具体情况,但“不对劲”的直觉却在心中萦绕。“当时就觉得大半夜的,一个


从“不对劲”到送回家
生日夜的暖心逆行:,张爱涛让95岁生日夜离家老人的迷途有了终点
“大娘,您别急,我一定把您安全送到家。”7月23日凌晨,在漆黑的公路上,张爱涛一边安抚着情绪激动的老人,一边小心地驾驶着车辆。这个看似平常的夜晚,因一份突如其来的善意,变得格外温暖。
7月23日凌晨一点多,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张爱涛驾车下班回家。在行驶过程中,他隐约看到前方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在独自行走。由于夜色浓重,车灯照射范围有限,他并未看清具体情况,但“不对劲”的直觉却在心中萦绕。“当时就觉得大半夜的,一个人在公路上走太危险了,尤其是看着像是位老人。”张爱涛回忆道。
驶出几公里后,那份不安愈发强烈。他当即决定掉头返回——“万一真是老人迷路了,或者遇到了困难,多耽误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张爱涛果断掉头问个究竟,发现大娘仍推着助步车在公路上艰难前行,身边不时有一辆辆大型货车呼啸而过。老大娘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单薄。
张爱涛立刻停车上前询问,这才得知老人今年已95岁高龄。更巧的是,当天正是阴历六月二十九,是老人的生日。老人因与家人发生了一点小矛盾,一时想不开便趁着夜色离家出走,打算前往娘家杨集陈家。“我好多年没回娘家了,就想回去看看,走着走着就迷路了。”老人带着哭腔说道,手中的助步车在颠簸的路面上微微晃动。
看着老人疲惫又无助的样子,张爱涛二话不说,先将老人和助步车小心安置在车内,决定先帮老人寻找娘家。然而,由于老人多年未回过娘家,加上深夜村庄一片寂静,根本无法辨认具体门牌号,更不忍心在凌晨打扰村民。两人在村里的胡同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老人始终没能认出熟悉的景象。
“大娘,要不咱们先回您自己家?您孩子肯定急坏了。”张爱涛耐心劝说着。经过一番沟通,老人终于同意先返回石庙村的家中。路上,两人聊了很多,老人的情绪渐渐平复,还骄傲地说自己95岁了身体依旧硬朗。张爱涛也不断安慰老人,叮嘱她有矛盾要多和家人沟通,千万别再半夜出门。
当车辆接近老人家门口时,老人突然从兜里掏出一沓钱,执意要塞给张爱涛表示感谢。“小伙子,你真是好人,这钱你一定要收下。”但张爱涛坚决拒绝了:“大娘,这是我应该做的,谁遇到都会帮忙的。”
凌晨三点多,车辆终于抵达老人家中。看到四处寻找无果,焦急万分,不知如何是好的家人,老人的眼眶红了,家人更是握着张爱涛的手连声道谢。直到亲眼看着老人被家人搀扶进屋,确认她安全无虞后,张爱涛才放心离开。此时,天边已泛起微光。
“其实我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面对称赞,张爱涛腼腆地说,“只是觉得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他还特别提醒,老人年纪大了,情绪容易波动,家人要多一份耐心和陪伴,“百善孝为先,照顾好家里的老人,是最基本的责任。”

这个凌晨,张爱涛用一次果断的掉头、一路耐心的陪伴、一份坚决的拒绝,诠释了平凡人的善意与担当。他的举动如同黑夜中的一盏灯,不仅照亮了老人回家的路,更温暖了无数人的心。在这个夏天,这份不期而遇的温暖,让我们看到:善意从不会被辜负,当每个人都愿意伸出援手,世界便会充满阳光。(冯志强)

(责任编辑:靳朴)


张爱涛让95岁生日夜离家老人的迷途有了终点

张爱涛让95岁生日夜离家老人的迷途有了终点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