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城市限购调整接连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2024-02-0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中新网2月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限购的优化,成为了2024年首月楼市政策调整的重要一招。上海、广州、苏州等一线及热点城市冲在了本轮限购放松的前列,也被认为有望带

中新网2月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限购的优化,成为了2024年首月楼市政策调整的重要一招。

上海、广州、苏州等一线及热点城市冲在了本轮限购放松的前列,也被认为有望带动更多城市的局部放松或全面放开。

新政落地几天,实施效果如何?又会否有更多城市跟进?

咨询量上升,业内期待年后更多成交

“房产业务24小时在线,春节不打烊,随时咨询!”在上海做房产中介的浙江人唐昌(化名),临时推迟了自己的过年返乡时间。

“前几天我们聊天的时候还说,今年房产中介可能是第一批放假的,早早就回村在炕上了,没想到突然‘反转’了。”唐昌说,新政发布时有些同事已经返乡了,自己因为离家近就选择多留一段时间。

1月30日,上海官宣放开外环外非本市户籍单身购房,自1月31日起,在上海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已满5年及以上的非上海市户籍居民,可在外环以外区域(崇明区除外)限购1套住房。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成为了新政的重点受益区。

据唐昌的感受,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想要婚前独立买房的年轻人很多,客户群体是相对广阔的。“不过因为临近春节假期了,很多单身客户已经回家过年,不是特别刚需的大多会抱着‘过了年再说’的心态,所以我们觉得节后效果应该会更明显些。”

唐昌表示,目前看房和咨询比较积极的客户里,不少是手里已有一套公寓,打算卖出后置换一套住宅;还有就是本来就在郊区工作,原本落户或社保还要等几年,新政下来正好就可以买了。

他介绍了自己目前接触的一位松江区的客户,工作地点就在新城,没有学区的需求,面积也不用太大,只要求靠近地铁。“她的预算在两百多万元,现在差不多能看到70平方米左右的两房户型。”

“还有一位小夫妻,最近在考虑出售自住房后置换一套,面积也不大,80平方米左右,目前议价空间比较大,希望能趁着这波限购的放开尽快找到买家。”唐昌说,最近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咨询量都大大提升了,希望可以在节后尽快落地和体现到成交量上。

与上海同一天,苏州也全面放开限购政策,购房不再限面积及套数。这也是2023年9月苏州“对于购买120平方米及以上商品住房不再进行购房资格审核”后的又一次限购调整。

贝壳研究院苏州分院研究院钟小清表示,全面取消住房限购,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刚需和改善住房需求。对于之前没有购房资格仍然处在观望的客户群体来讲,新的政策可以为其在苏州置业安家提供更大的便利。同时,根据历年政策出台后的市场反馈来看,新的政策实行之后,咨询量看房量成交量预计都会有所增长。

苏州一位房产中介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新政发布的这几天门店咨询量显著高于之前,但作为一个工业城市,苏州外来流动人口较多,能在节前直接敲定的人比较少。

“目前比较优质的房源,带看量大概在15天里7-10次左右。我们觉得节前发布新政给了一个缓冲期,期待传统的‘金三银四’时间里,更大的顾客群和选择面能带来更好的成交。”他表示。

还有哪些城市或将调整?

以上热点城市的带头无疑打开了新一轮的政策空间。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已有38省市(县)出台政策46条。

“各地政策加速落位,整体优化力度较大,政策放松的信号意义较为明显,春节假期后市场或有回升。”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

1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中提到,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

上一轮限购政策的大规模调整,是在2023年的“金九银十”之际。仅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就有包括沈阳、南京、大连、兰州、济南、青岛、郑州等多个热点城市全面取消了限购政策。在此之前,已有佛山、东莞、扬州、嘉兴等热点城市全面放开限购。

目前仍未完全取消限购政策的城市里,除了一线城市的领衔,还有天津、西安、杭州、长沙、成都等热点二线城市。这些城市进行下一轮政策调整的预期也在不断加强。

“短期来看,北京、深圳优化楼市政策的预期进一步强化,北上深有望参考广州、成都优化大户型限购政策,因需、因区优化限购,二线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制性政策。”刘水表示,伴随着更多城市优化楼市政策,叠加融资协调机制的落地见效,房地产市场预期预计将有所修复。

(编辑:月儿)


热点城市限购调整接连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