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笔下的泗州

  来源:本网原创金科2024-01-2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柳永曾数次游历江淮,并于庆历三年(1043年)六十岁时调任泗州判官

柳永(984年—1054年),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后徙居福建崇安。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乐章集》。年轻时放荡不羁,游历于江淮、苏杭和京都等地,沉迷于花街柳巷,多为乐工歌妓填词。南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云:“(永)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俚俗,故市井之人悦之。”但柳永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创制了一百多个词调,并以慢词长调为主,打破了晚唐五代以小令为主的传统格局,对后来词风产生了极大影响。

柳永曾数次游历江淮,并于庆历三年(1043年)六十岁时调任泗州判官,虽任职时间不到一年,但其笔下不乏泗州(古泗州城遗址在今盱眙县城淮河对岸)描写。现从柳永词作中择出三首,共同赏之。

一、《安公子》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

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这首词是柳永赴泗州上任途中所写。上片是说雨后初晴,淮水波光潋滟,烟雾渐散,两岸草木青翠欲滴,充满生机,但词人因旅途劳累,不免有所厌倦;下片作者将视角放开,远望旷野沉沉,暮云黯黯,天色将晚,何处又是归宿?只有那渔灯亮处可见一丝光明。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既衬托出对羁旅生活的厌倦,同时又对未来前途抱有一丝希望。

二、《过涧歇近》

淮楚。旷望极、千里火云烧空,尽日西郊无雨。厌行旅。数幅轻帆旋落,舣棹蒹葭浦。

避畏景,两两舟人夜深语。

此际争可,便恁奔名竞利去。九衢尘里,衣冠冒炎暑。回首江乡,月观风亭,水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

这首词写于1043年夏天,是柳永在泗州途中所作。上片写景,描写淮楚夏日,火烧红云,晴空无雨,极目远眺,淮上轻舟落帆,纷纷靠岸泊浦。夜暮来临,船上舟人悄悄私语。下片写情,感叹人生何必冒着酷暑、奔波千里去逐名争利!然而,回望淮乡,风景如此优美,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呢?此词虚实互映,相得益彰,回味无穷。

三、《河传》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仙娥画舸,露净红芳交乱。难分花与面。

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这是一首描写江淮水乡采莲女的词作。上片首先交待了地点—淮河岸边、时间—傍晚时分,接着写采莲女身姿如同仙娥,泛舟采莲,露净芳红,人面与荷花交映在一起,难以辨认;下片则描写采莲女收获满船,大家欢快地唱着棹歌渐渐远去,最后以“曲终人不见”定格画面。此词语言直白,自然浅显,风土气息浓厚。

(编辑:月儿)


柳永笔下的泗州

 

相关阅读: 柳永笔下泗州金科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