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庸之道

2023-08-14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我眼中的中庸之道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过一个批林批孔运动,说孔夫子的中庸之道是沒有阶级立场,墙头草,东风大随东风,西风大随西风,敌友不分。当然我也参加了大会小会

                          我眼中的中庸之道        

(作者马祥) 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过一个批林批孔运动,说孔夫子的中庸之道是沒有阶级立场,墙头草,东风大随东风,西风大随西风,敌友不分。当然我也参加了大会小会的批判发言,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十分可笑,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在我三十多岁时,得到了一本巜北方果树修剪技术》,就是这本书改变了我对人生处事的观点。什么内容这么吸引我的眼球呢?书中第一页有个岀版前言,其中内容说,通过修剪,使果树达到中庸状态,即不可以旺长,也不能衰弱,两个极端都不能结果。就是这几句话使我茅塞顿开。     不能“结果”,和我们通常说的办事没有“结果”用了同样的字,那含意也是一样的。这就使我联想到了很多同样道理的事,涉及到各行各业。          例一,机械加工,轴承与轴的过盈配合。轴比轴承内径要大一至三丝,1丝是个下限,小于1丝要松动,不能用,3丝是个上限,大于三丝上不去,还是不能用,1丝和3丝都不是最佳状态,而是允许范围,最好的状态是正2丝最好,它就是个中间数啊,懂机械加工配合的同事理解最清楚。这里体现了一个,大中小现象,中庸是最好的。          例二,在大棚设施栽培当中,涉及到温度控制问题,拿桃树花期为例,制度规定,上限为22度,下限为18度,实际上恒温20度是最佳范围,上下活动控制在5度范围内。超过22度有因高温而落花的危险。低于18度生长发育放慢,成熟期延长,不利于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上升。因此,20度是最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环境。我们在生产当中编写了花期温度控制警言,内容是这样的: 千叮咛万嘱咐, 重点工作要抓住。 拉风口调温度, 关键时刻不能误。 温度低发育慢, 温度高了全完蛋。 近指标最合算, 走了极端是蛮干。 在这里体现了一个高中低的现象,再一次说明中庸是最好的。          以上事例体现在各行各业,我们日常生活中驾驶的汽车发动机讲究中速运行,慢了吨公里耗油量偏大,过快可能每小时多跑10%的里程,油耗且多耗了20%,只有中速行驶效果最好。吨公里油耗降低,安全性且在上升。          中庸不是平庸,中庸其实是在寻找事物相互作用之间的最佳状态,由于实施过程中难以掌握到恰到好处,所以留有一定的波动范围,波动范围也的有个限度,只能微调,不可以走极端。中庸是科学,其实也是在平衡各种因素对事物的影响。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与目标要求的不同,最佳状态的标准也在随之而变化。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友人农场主韩丁先生连续多年来中国访问,他有一个著名的农业生产理论,叫做“中国式水桶效应”,就是拿我国古代发明的木制水桶做比喻,每块木板代表一个因素,或者是一种元素,如果有其中一块木板高度不够,有缺损,那么水只能盛到最低的那个水平上,其它木板再高也是没用的。这里寻求的也是一个最佳状态,讲究各种因素的关系平衡,只有顾及各种相关因素平衡了,才能找出最佳状态来。重点说明一下,是所需量的平衡,不是重量平均数的那种平衡,好比做一盘菜,一条2斤重的鱼决非撒2斤重的盐,而是咸淡正好的那个量。所谓最佳状态是个比较高标准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过分苛刻,但是可以给你一个微调的范围,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无论是上中下,是大中小,是高中低,还是左中右,如果远离中庸,那就是走了极端,离开中庸越远,效果越差。也就是说你的所有努力将没有结果,非要说有结果那也是结了个苦果。比如我们购买鞋子,你所要求鞋码尺寸,就是你的标准也是中庸的体现,如果鞋子大了或者小了1毫米,我们还可以接受,误差达到5毫米的时候万万不能接受了。          我眼中的中庸之道是:要懂得审时度势,因时,因事,因势,因人确立最佳的那个中心标准,力求做到恰如其分,但也充许上与下,左与右,高与低,大与小,有所微调。说简单点就是,小孩子买鞋,一年一个标准,因为他在成长阶段。成人买鞋标准不再改变,因为他在稳定阶段。该变时一定要变,不该变时坚决不变。          

谢谢大家!       

  榆岭洼丰禾农场       马祥         

   2020年5月1日

 

相关阅读: 我眼中的 中庸之道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