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疼痛分为12级,分娩是最痛的那一级。然而,经历过分娩之痛的王琴(化名)却觉得,生二孩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比生孩子更痛苦。在经过数百个日夜的纠结和思虑之后,2016年12月25日, 33岁的王琴下定了决心:再要一个宝宝。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二孩出生后谁带?家庭经济能否支撑?大孩能否与二孩“和平相处”……种种问题让王琴纠结再三,甚至因此患上心理疾病。
全面二孩时代,二孩是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而由此带来的家庭和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焦虑
纠结生不生二胎 她患上心理疾病
2016年12月25日11时30分,33岁的王琴走出医院的大门,刚刚做完产检的她长吁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做出决定:生下这个二孩。
“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二孩一度成为王琴和丈夫林军(化名)日常交谈的关键词,夫妇俩曾为此纠结了一两年。一边是自己和家人对二孩的渴望,一边是生育二孩后谁来带、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自己职业规划等种种担忧。
每次看着别人家的二宝,王琴都十分羡慕,脸上会不由自主的荡漾起笑容。王琴的大宝是个儿子,今年5岁半,虽然有点调皮,但也十分机灵。“我丈夫和我都希望再生个女儿。”王琴说,女儿要乖点,如果儿女双全,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作为独生子女的王琴夫妇,渴望生二孩还有一个考虑:“独生子女太孤单了,让儿子长大后有个亲情支撑。”她的丈夫也认为,等哪天他们老了,不在了,儿子除了自己的爱人,还有一个血脉相连的亲人,遇事至少不会有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
然而,生二孩的现实困境,也摆在眼前。首先的问题是,二孩生下来谁带?大孩出生时,由家中老人在带,这成为王琴的一个遗憾:“生活方式差别太大了,教育娃娃的理念也完全不同。如果再生一个娃娃,我不想再用隔代教育的方式。”
其次,生二孩后,家中经济还能支撑吗?王琴生活在一个小城市,她在公司上班,林军做点生意,家庭年收入30多万元,平均月收入3万元左右,有一套房一辆车,每年寒暑假都会带儿子出去旅游。“现在养一个儿子,基本可以‘富养’。”林军担心的是,如果再生一个孩子的话,就只能给孩子提供基础的东西了。
林军扳着指头算了算,从准备生二孩到孩子长大共要经历出生之前、新生儿阶段、幼儿阶段、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等,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标准,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最少需要50万元。如果生活在大城市,这个数字要翻番。
更让王琴感到纠结的,是来自职场的压力。目前,王琴在公司是中层干部,领导对她非常赏识,也屡屡被委以重任。如果她真的决定要二孩,再把怀孕、生产、产假、哺乳的“流程”走一遍,也许等休产假回来,连现有的职位也会不保了。
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两年里,王琴和林军因为生不生二孩的问题,讨论过不下数十遍。2016年下半年,王琴意外怀孕了,“生不生”的问题暂时被搁置,但她却依然处于“二孩焦虑”中,她常常出现多梦、失眠等状况,甚至开始莫名担心二孩会不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