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传统学科类培训市场不断降温,少儿艺术类培训市场却日趋火热。据《北京日报》报道,如今在声乐舞蹈、器乐书画等艺术培训市场上,存在着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的考级测评和比赛展演,在一张张噱头十足的证书背后,暗藏着诸多套路和内幕交易。
一方面,考级费用的高低多少,往往和测评级别有关。通常情况下,常规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初赛费用在300元到600元不等。有机构负责人表示,“好多比赛都很水,特别是那些收费的比赛,就算最后得奖也没什么意义。”
另一方面,针对艺术特长生开展的等级测评,会给推荐学生的机构老师返钱,老师可自行决定收费标准,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回报。有的机构表示可以“统一返60块钱”,测评的通过率,也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只要不是明显很差的学生,一般都可以通过,特殊情况可以沟通商量。
在报道中可见,有些测评组织的资质存在问题,记者在国家相关平台并未查到其登记信息。有些慕名而来的家长不经细查,便可能被所谓的“艺术中心”名头误导,那些对外宣传时展出的“证书”,恐怕也缺乏专业认证,不具备足够的含金量。
这类把关不严、随意颁发的艺术水平考级证书,迎合了学生家长的“证书焦虑”,实际上却是以艺术教育为名,背地里胡乱收费,既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艺术水平,也违背了艺术水平测评机构应当坚守的行业底线。
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曾印发文件,将“艺术特长”明确限定为在学校现场测评中展现出来的艺术特长,社会艺术考级、艺术竞赛的等级名次证书不能直接作为艺术特长测评的依据。此举旨在推动社会艺术考级与艺术特长测评的脱钩,避免艺术教育走向功利浮躁。
实际上,社会艺术考级、艺术竞赛等形式,只要合法合规,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较好的梯度评价,学生和家长也可以共同检视艺术学习中的阶段性问题,逐步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
然而,在不法机构的助推下,学生艺术学习的成本随之提高,单纯以考级或证书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则会导致艺术教育的功能异化。这不仅会给学生带来较重的学习负担,还会削弱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近年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学校既要教会学生欣赏和体验艺术作品,更要帮助他们获得艺术专长。同时,各地也在加快推进美育中考试点工作。随着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扩容”,我们要警惕艺术教育可能出现的浮躁苗头,使艺术教育回归本色。
(编辑:鸣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