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实现“双碳” 新能源汽车还需“跨界协同”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青年网2021-09-1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各界热议——助力实现“双碳” 新能源汽车还需“跨界协同”9月16日,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

 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各界热议——

  助力实现“双碳” 新能源汽车还需“跨界协同”

  9月16日,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辞。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20万辆,其中,中国销量达到136.7万辆,占中国新车销售比例的5.4%。截至2020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辆,中国占比50%以上。

助力实现“双碳” 新能源汽车还需“跨界协同”

  新能源汽车交出的成绩单,让不少人感慨万千。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主旨报告中回顾道,经过近10年研发,我国新能源汽车自2010年进入产业化过程,新车销售的市场渗透率“从零至1%”“从1%增长至5%”,再“从5%增长至10%”,进入以多元化用户为主体的市场化快速发展阶段,财政补贴将逐步退出。

  助力实现“双碳” 新能源汽车还需“跨界协同”

新能源汽车迎来全面市场化突破拐点

  万钢表示,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快速提升,特别是在以欧盟、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新能源汽车迎来全面市场化突破拐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不断加深,跨界协同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车能融合”“车路协同”“车网互联”聚合赋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汽车行业面临低碳转型的巨大压力,以汽车为主体的道路交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0%左右。”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说,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碳减排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欧美日等出台了更严格的新车排放法规,加强研发产业布局,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晓秋认为,“双碳”目标推动行业变革提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他坦言,我国从碳减排的角度制定目标、规划路径才刚起步,面临数据统计基础薄弱、实现碳管理和排放监控的难度增加、成本向价值转化三方面挑战,“虽然政策是起步阶段的重要推动力,但市场用户的选择才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长期决定力量”。

  汇聚汽车产业碳减排的强大技术合力

  汽车产业如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相里斌认为,要以系统思维、协同方式推动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节能减排。科技部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针对智能制造、可再生能源、先进储能与智能电网、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绿色回收和再利用、智能交通等降碳、零碳技术进行了系统部署,协同推进综合集成应用示范,支撑汽车产业碳减排的强大技术合力。

  不仅如此,我国还把大力发展动力电池作为主攻方向,并且坚持智能化方向不动摇。“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全力支撑全固态动力电池的研究和动力电池热扩散安全等瓶颈技术的研发。同时,依托相关专项,全面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支持力度。

  “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载体,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对碳减排有重大推动作用。”相里斌透露,当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已实现千辆级应用,未来还将实现万辆级应用。下一步,科技部将针对大功率、长寿命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突破燃料电池产业化面临的寿命、成本、可靠性等难题,协同开展氢能全链条技术攻关,着力解决绿氢储存和远距离存储问题。

  针对汽车产业迈向碳中和,万钢提出了4点建议:首先,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能源供给、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交通出行等领域碳中和技术联合研究与学术交流;其次,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关键材料回收利用,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完善与发展;再次,探索整车、重点零部件产品低碳认证标准国际互认,推动汽车产品碳排放信息的互联互通;最后,建立全球汽车产业在低碳管理政策等领域的合作对话机制,形成以公平为原则、协同为核心的国际汽车贸易低碳管理机制。

  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协、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部等主办,聚焦“全面推进市场化、加速跨产业融合、携手实现碳中和”主题,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交流研讨。

  (编辑:月儿)


助力实现“双碳” 新能源汽车还需“跨界协同”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