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本书
1、自己退休后,对人生有新感悟,感到每个人可能都是“活明白了”,又什么都晚了。辈辈“悔之晚矣”,周而复始,好像是人类面临的一种“怪圈”。我觉得这种对人生的感悟,有普遍意义,应该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财富,有必要写下来。
2、出于对孙子的爱,希望他借鉴爷爷的经验教训,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
3、针对社会上的信仰迷茫、道德滑坡现象,是自己自觉不自觉的一种抗争。
4、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作为一名党员,要自觉响应习主席号召,为拯世救俗发一点正能量。
5、遇见一个有病的同事触动了我,感到人生无常,自觉要“抓紧写”,于是连续伏案18天,一口气完成创作。
二、书稿完成到出版,经历了三个阶段
1、书是2009年写的。初始,仅在亲友之间传播。因为索书的人越来越多,连续自费印了两次2000册,通过博客,全国各地索要。一些读者的反馈(如罗惠恩、王惠英、赵铁胜、黄春凤、严琪坤、实验中学学生等),让我兴奋,甚至有些得意。但很快冷静下来,甚至感到一种不安,感到了压力,觉得必须要对社会高度负责,不能贻害子孙。一定要精雕细琢,不能做到最好,也要力求更好。一定要打造一部能经受读者和时间检验的精品,才不辜负时代的使命,无愧读者的厚爱。于是,又印第三个1000册,广泛征求意见。
2、反复修改阶段。我是虚心又有主见地汲取大家意见,用6年时间,反复推敲。可谓“万千希望无限爱,殚精沥血馈后人”。目前已收集到20多万字读者的读后感。直到2014年,开始寻求正式出版,期盼能惠及更多的人。
3、在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的支持下,2015年正式出版后,很多知道消息的读者又主动要书。如黑龙江移动公司一次从出版社邮购360本,给青年团员看。林甸县教师进修校一次要了200本,塔河中小学要了300本,富裕县银行系统要了400本,阜新银行要200本,葫芦岛银行要100本,还有鄂尔多斯200本,东莞100本,深圳100本,杭州100本,山海关100本等等,都是作为职工培训读本用。这让我心里多少有些安慰,毕竟我尽力了,没有敷衍读者,也得到读者认可。2016年11月再版,借再版机会,再一次做了修订。
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2015年和2016年自己两年走了20多个城市,要趁自己能走动,上门感谢曾经给予指导的博友。再次征求新版意见。
三、我如何回头看自己的书?
1、这是一部充满感情的书。我初始是写给自己的孙子,用的是真情,说的是真话,区别于我以往的任何作品,句句是我心里汩汩流出的血。所以,很多读者因此被感动。
2、这是一部迎合国家大势,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相呼应的书。我的书里,不仅用我自己的观点,更用了大量古今中外名人的观点和实例做论据,极力要说服我的孙子相信爷爷的观点。因此,书中解读了大量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篇篇都充满古人智慧。2017年初中央两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个人认为,传承不是简单的号召和复述,而应当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生活的细节中去,传承优秀文化要让老百姓有个“抓手”。而我的这部书,形式上是一部家训,实质是一部饱含传统文化精髓的家庭读本。这也是很多读者一致的看法。
3、这是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个人成长励志读本,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看。我在给孙子留家训的时候,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设想了他一生可能要经历的阶段和事情,从“未雨绸缪”的角度,从精神理念方面都做了提醒。所以,对孩子成长是个系统、全面的指导。许多年纪大的读者,看后尤其认同。认为是家庭可以常备的励志读本。如2015年3月12日,老一辈摄影家、前新华社资深记者杨宝坤先生在写给我的信里说:“望教育、出版界能重视起房先生这部书,愿房先生的书早日走进千家万户,则我们的家庭、国家、甚至世界,和谐万事兴的美梦一定能实现。”
习主席关于关心青少年成长,关切家风传承,注重家庭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让我深受鼓舞,我感到我的书是对习主席号召的最具体的响应。
4、对家庭教育,有参考价值。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教育孩子,更要重视对父母的培训。没有好家长,怎么会有好孩子呢?怎么教育是一回事,侧重的是方法;教给孩子什么,侧重的是内容。我觉得,我的这本书是从精神理念方面,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定指导。
四、我的期待
1、我非常珍视这次机会,我期盼通过这次研讨(包括会后),通过大家的批评指导,使我的书能再完善、提高一下。各位领导、朋友,都是文艺创作、编辑方面的专家,学养丰厚,经验丰富,比我要高出很多。能给我指导,是我的幸运。我知道,书的修改是没有止境的。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骄傲自满,我要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冷静、客观地审视我的书,用余生反复打磨,力求留给后人的是一部精品。
2、我希望有生之年,我的书能被更多的人看到,由此增加我回馈社会的功德。有几个宗教界的朋友说:“老房,你的书可以改变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你是在做大功德啊!”我很高兴我有一种回报社会的方式。但是,没有各级领导、媒体、文化界朋友的支持,我一个老百姓,也许有生之年看不到这一天。我今年69岁了,身体还可以。但是,再好的日子又能有多少呢?所以,我期盼,由于有各位的支持,我的书能惠及更多的人。
3、我一直认为,有好朋友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我希望通过这次研讨,大家能接受、记住我,我更愿意成为大家的朋友。大家能随时随地给我指导,是对我的信任和关心。我这里郑重承诺,如果各位朋友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会竭尽全力。
五、我的感谢
1、感谢生活,给我留下这部书的源泉。
2、感谢有爱和责任,让我有了创作这部书的动力。
3、感谢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的培养,让我有了创作这部书的技能。
4、感谢举办这次研讨会的四个部门,给了我提高和“被宣传”的机会。
5、感谢忽会长、楚会长、董会长、许社长、赵主席等各位专家的特别光临指导!
6、感谢各家媒体朋友的光临和支持!
7、感谢胡松夏同志的热心组织和辛勤付出!
8、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为我的书做序的赵刚教授和朱虹宇主席!
衷心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