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山水林泉里的风度——读兴舟先生散文记》

  来源:中国现代文化网扶风2021-05-0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山水林泉里的风度——读兴舟先生散文记文:扶风印象中,陆陆续续读兴舟先生的文章,是不少的,篇章都不太长,这很合我的胃口,我不太喜欢那些把散文写的长长而撑起来的很大

山水林泉里的风度

——读兴舟先生散文记

文:扶风

扶风《山水林泉里的风度——读兴舟先生散文记》

印象中,陆陆续续读兴舟先生的文章,是不少的,篇章都不太长,这很合我的胃口,我不太喜欢那些把散文写的长长而撑起来的很大。他的文章活泼有趣,文化味浓,兼之以亲身的经历,或者说原本便是他真实的文化行为,而记录不过是留下了文本。他的大部分篇章又都与太行的山水林泉有关,但他又居住在城市里,有一点城市里的寒山而伴山寺之拾得的况味。

人的面目在世上的出现,总不能由着自已,所以灵魂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往往刻画着我们的另一幅面目。这可能才是真实的一面。兴舟先生笔下的真,保守着散文里天生的诚意,很坦荡地自由之中,丰含着大自在。这是总体的感觉,这样真的笔墨,在他记录太行这一地理对象时,感同身受的体会非常深,认为他在品摩山水景物与林泉境界里,得到了一些秘不外露的暗示。

太行林虑,是兴舟先生的故土,笔墨比他人多了一些基因里的东西。林虑的人文风光又丰厚得很,山人纯朴山花烂漫,又是一幅书写不尽的山水长卷。人在故乡百里之外,身在仕途公务繁冗,而世间杂七杂八打理完毕,早已心累的如泥。虽然不至于如莼鲈之思,但见秋风起,乃思林虑崭崭青绝,夜夜明月,朝阳霞谷,红柿流丹。心思重返故里山河,人到中年,实在也是没有什么能比笔墨可以怀情的了。所以兴舟先生写太行风土的味道,一峰一沟,一花一树,一空一色,一心一意,绝不是山水浪荡子可以浮华而得的,常如默默佛禅人,善待萍水相逢客。

因此,细读他的散文,每到笔墨点染的境界,便有飞云破空的精妙。我们到山水林泉中去,总免不了作雅,但兴舟先生的化俗之雅,完全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这缘于他对太行林虑山水林泉总体生命的观照。从《贮云集》到《太行风土小记》,再到《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以精短美文的形式规划起个性化的太行文学地理图表,这其实是宏大的架构,把一片山水人文从地面上贯注到笔墨里,再逶迤到文字读者的内心江湖,形成风调雨顺的良性循环。

《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这本散文集,百篇文章,写太行古村,山中行记,各样花香,都是我们入太行而常见的事情。但这些常见的事情,在兴舟先生的笔下,大约就可以来一番不寻常了,常与我们之常而不常,于是就有别样的风景人物,偏僻的玄妙境界,独特的另类踪迹。比如游记写的旷达,故事写的豁达,赏花写的妙达,对景写的至达。林虑是一片大山野,在这片山野里的胸襟,走着走着就大了,走着走着就达了,与山同大,与水同达。

唐兴顺先生对兴舟先生的文章有过极精当的评价:“在他的文字里,太行山就是一个全能的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世外高人,他与他似乎建立了一条特殊的情感通道,一沟一峰、一草一叶、一村一舍、一个坟墓,抑或一只兔子、一只飞鸟、一窝虫子,随时随地,作者皆可以“一苇渡江”,进入那博大的胸怀里。”评论兴舟先生的文字,同为山人的唐先生是最有发言权的,特别是建立了一条特殊的情感通道这个点化,确实是眼光独到而犀利。我读兴舟先生的这一类散文,也总是逃不脱这句评语——他们两个大约也是有特殊通道的。

譬如那篇《林虑山记》,就较为集中地展示了兴舟先生的笔墨风度。与其它的篇章不同,集中表现出了大的一面,眼界的大,思维的大,结构的大,在谋篇布局、据点立意上环环相扣、互相云蒸,体现出了太行林虑雄秀特色、人文深厚的里面,层层叠叠得丰富多彩,曲曲折折的复杂深刻,大大小小的沉重悲壮,与其他篇章写意的不同,大尺度油画一般立体地将整个太行林虑竖了起来,展现出北方山水的宏观视野。

我比较喜欢语言,这也是喜欢兴舟先生文章的一个原因。语言的风味好,读书多,中外古今,化成一句话,肯定有味道,所以你平时听他讲家常话,就有文学味道。有些人的语言好,是一读上去好,不能读二读三,但他的语言是上去就好,下来也好,哪怕是不上来也不下去,也有半空里的好。他的语言风格,干净利落,决不拖泥带水,但在繁复处,又百转千结,正百转千结,忽地又一刀两断。

我有时读他的文章,其实是并不在意他写的是什么,只是感受他的氛围,营造的环境里极为自然的世界,好像笔下的这些,一千种植物,他说话的气息就是春天到了。这种缓慢地丰富地推进,令他的语言与文章紧密地不可分割。比如写梅,写秋雨,写听桂堂,写山魅,写村庙,写溪流鸣蝉,写惊雪忧蝶,好一派山水林泉之下,微熏而醉,步履从容,把山外那些拘束放开了去,还一个山水如相迎的风度回来。

与有风度的人相处,读有风度的文章。梦里花开,亦如露水,亦如平湖。

扶风《山水林泉里的风度——读兴舟先生散文记》

作者简介:扶风,诗人、散文家。

(编辑:超君)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