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7月25日在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前广场拍摄的照片。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近日,近600岁的紫禁城因京城连日大雨成为关注焦点,特别是一组大暴雨时故宫博物院内地面未现明显积水的照片,令网友为故宫的排水系统点赞。对此,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25日在京表示,这不仅体现了古人建筑营造的智慧与匠心,也体现今人保护文化遗产的执著。
单霁翔介绍,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紫禁城的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亦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略有坡度。其中,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竖向地平高差约2米,这一坡降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积水能缓慢排泄。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通向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之后同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这些水系同时兼有排水功能。
“故宫人为紫禁城的智慧营造而感到骄傲,更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重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保护工作,使紫禁城的排水功能永葆青春。”单霁翔说,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启动了故宫排水系统专项课题研究,利用雨季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记录,绘制并汇总全院积水点分布图,并根据分布图全面深入地分析积水原因,研究综合解决方法。
单霁翔表示:“紫禁城古代排水设施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故宫古建筑一样得到精心呵护。为时18年的故宫古建筑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将古代排水系统保护纳入其中,正在稳步推进实施。2014-2015年,故宫博物院慈宁宫、寿康宫、慈宁花园开放项目维修时,对三个区域的雨水系统也进行了整体保养修缮。在此次大雨中,这三个区域排水管线均运行正常,未发现堵塞现象。”
随着故宫社会功能的增加和强化,在保护和保留原有雨水系统的同时,需要建设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目前,故宫博物院内部排水系统已形成雨污分离的两套排水系统,污水系统是同市政管网相连的单独管线,排水系统仅用于排除雨水。故宫博物院还从2015年起逐步将全院的水泥地面和沥青路面改为砖石材料的传统建筑材料,不但使景观环境得到改善,而且也使排水和渗水功能得到加强。
“故宫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单霁翔说,“相信随着‘平安故宫’工程的顺利实施,故宫博物院的排水系统将更加通畅,服务观众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解密”故宫排水系统:营造与维护中传承发展“工匠精神”
核心提示:近600岁的紫禁城因京城连日大雨成为关注焦点,特别是一组大暴雨时故宫博物院内地面未现明显积水的照片,令网友为故宫的排水系统点赞。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