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七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做个明白人吧~
1
“飞轮效应”
万事开头难,“飞轮效应”的理论正支持了这一点。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
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化为推动力。这时,无须再费力,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且不停地转动。
开始时的痛苦是拓展和积累,为形成自己的体系做准备。一旦体系能够支撑,那么运作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正如科学家富兰克林说的,“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写作文,最难的是开头;造房子,最难的是打地基;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过了心理的难关,之后的问题总会迎刃而解。
相信“飞轮效应”不是追求一劳永逸,而是在一开始,和自己打退堂鼓的心理打个架,别让它拖住你前进的步伐。
2
“蘑菇效应”
开始工作的年轻人,总觉得不受重视。打杂跑腿,端茶送水,面临指责、批评,甚至代人受过。指导和提携,似乎总是落不到自己头上。
这种失落和碰壁感,如同角落里的蘑菇。而“蘑菇定律”说的就是如此: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只有用现在每一秒的努力萌生,才能换取未来每一秒的不后悔。
所有的停滞不前和怯懦担忧,都会延长成为“蘑菇”的时间。终有一日,因碌碌无为,而错过一个又一个机会,无法对未来形成改变。
3
“鸟笼效应”
1907年,心理学家詹姆斯与其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围绕着一个有趣的赌约争论起来。詹姆斯说:“我有个办法,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
卡尔森不信。于是,詹姆斯送了卡尔森一只精致漂亮的鸟笼。从那天开始,到卡尔森家里的访客总会在看到空的鸟笼之后,关切地问他,“你养的鸟去哪里了?”
一次次的解释只能换来客人更困惑的眼光。久而久之,卡尔森不胜其烦,无奈只好买了一只鸟。
因为别人送了一只鸟笼,所以养了一只鸟。这就是鸟笼效应。
生活中,这样无意识被其他事物操控的情况,也是鸟笼效应的体现。人们常说自己要“剁手”,却不停地买着本不需要的东西。为了凑单、搭配而大费周折,花费金钱和精力。
鸟笼效启示我们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敞开的书比合上的书更容易让人想读。
不要让“鸟笼”束缚你的生活。减少不必要的,增加有效的。
4
“野马结局”
管理情绪就是管理人生的开始。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它们能吸饱血之后黯然离开,而不少野马却因为它被生生折磨死。
动物学家说,蝙蝠吸的血量非常少,远不致死。而这些野马的真正死因是暴怒和狂奔。它们的剧烈情绪反应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吸血蝙蝠只是一种外界的挑战。
因为一件小事而暴跳如雷,大动肝火,这样的人往往难成大事。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造成如野马般伤害自己的结局。
不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人生也会变得无法掌控。当所有事情都不如意,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陷入了情绪的困境。
冷静一下,总没错。
5
“凡勃伦效应”
虽然生活中,一般越贵的东西,购买的人越少,但美国经济学家托斯丹·凡勃伦曾经提出: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进步,人们愿意花更贵的价格,购买更好的服务和享受。
其实,这一理论在职场中也能体现。如果想要得到“好价钱”,就要思考如何把自己变得更加“值得”,放在更合适的地方待价而沽。
提升自己真正的身份感,靠的是内修。
在工作生活中,提升修养才是拥有好口碑的根本,才能让自己的存在价值得到提升,从而变得“抢手”。
6
“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了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使出浑身解数,狂风呼啸,试图吹掉行人的衣服。结果行人为抵御寒冷,便把大衣裹得更紧了。
而南风徐徐吹动,使天气温暖起来,行人觉得暖和,相继脱掉大衣。
这场比赛,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就是有名的“南风效应”,也说明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一旦方法错误,那么不但不会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聪明的人要拥有一定的“弹性”,温柔灵活比极端刻板更有效果。
允许别人比自己优秀,是一种聪明的处世法则。
学会灵活地和竞争对手相处,各取所长,互相合作,正面的效果就会有所体现。
7
“毛毛虫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做过一个实验:将毛毛虫首尾相接,围成一圈放在花盆边缘,在不远的地方撒一些松叶作为它们的食物。
然而,毛毛虫夜以继日地不停绕着盆转圈,没有因为饥饿转向食物,最终精疲力竭,相继死亡。
很多人总是用“做了多少”来评价工作质量的优劣,并不关注结果,盲目地跟随着既定的路线,从未想过重新思考“重生”的方向。
“埋头拉车”,一味追求前进,但大多方向不明。终有一天倾尽所有才发现,做的都是无用功,而满足感全都来自自我感动。
如果觉得停滞不前,不要再埋头苦干,试着抬起头,看看周围的广阔的天地。。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说,“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加在这些事情上的观念。”
(编辑: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