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著名女记者给54个“躁动”娃当妈,上不了网课,也等不到开学

  来源:腾讯摄影&撰文,励Media,小宝2020-05-2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42岁的张洪波曾是山东著名记者,在15年媒体生涯里,她冲在了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奥运会等等大事件的最前线。同时,她又是一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

△张洪波与儿子小宝。

42岁的张洪波曾是山东著名记者,在15年媒体生涯里,她冲在了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奥运会等等大事件的最前线。同时,她又是一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

为了照顾孩子,张洪波选择从报社辞职,用所有积蓄在济南创办了一家面向5至15岁的自闭症、多动症、脑瘫等特殊儿童的关爱中心。疫情当下,学校无法复课,张洪波有苦说不出。

张洪波的特殊儿童学校

2018年底,一篇《找房子》在朋友圈刷屏,前齐鲁晚报记者张洪波在济南满世界找场地,给自己的特殊儿童学校换新家。

2年多后的今天,张洪波还在找房子,她和老师们奔波在去济南周边农村“找地”的路上。长清、仲宫、槐荫......只要是听说对外承包土地的村子,张洪波都要去看一看。她说,“市里的主校区要继续保留,给低龄孩子用来上课和康复训练,我还要找几个农村,包几块地给大龄孩子做‘农疗基地’和‘大龄庇护工场’”。能否保得住济南市内的主校区,张洪波心里没谱。除了出去找房,她什么都做不了。

学校要是垮掉,54个家庭会失去依靠

进入4月,全国复工形势一片大好,张洪波却迟迟收不到准确的复课时间。打电话给济南市教育局,教育局让问民政局,“根据疫情形势再做判断”是张洪波听到的最多回复。甚至有小道消息说山东各地小学要9月才开学,若真如此,张洪波很怕学校“活”不到那天。

2020年5月,张洪波又给教育局打电话。

学校不开学,网课不收费,老师们只拿最低工资的70%。没有收入只有支出,即便缩衣节食,学校每月的开销仍超过10万元——房租每月6万,33名特教岗、生活岗、后勤岗老师薪水支出4万左右,其他还有水电费等等。

学校挺不住,背后的54个特殊家庭活得“更痛苦”。有刚“毕业”的大龄自闭症孩子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节奏,接连遭辞退;有无法复课的孩子拒绝戴口罩,憋在家里情绪崩溃,闹得“天翻地覆”,家长们身心俱疲。

“我思考了很久,必须要自救!现在这个时期谁都难,我更不忍心向爱心企业伸手要钱。年前有个要捐赠2万元的企业,我的脸皮再怎么厚,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去找人家吧?”张洪波严肃地说。

张洪波考察的养羊场地

对于自救,张洪波首先想到的还是找房子。

她想找几片远离市区的农田,把大龄类的孩子们安置过去,根据时节种植农作物,养些家畜家禽。这样的“农疗基地”不仅可以满足主校区的日常需求,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有些收入。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劳作。

而农闲时,孩子们可以做些手工,发挥自闭症孩子在艺术方面的天赋。学校可以承接一些爱心企业的订单,让这些特殊孩子有个舒心的工作环境。

最重要的是,这里不会有人歧视他们。

2020年5月,靠墙休息的张洪波

但想法要落地,与3年前找房子比,一点也不轻松。

有些村委会听了张洪波的描述当即表示不可行,有人质疑张洪波的身份,觉得她是骗子,想利用善心赚钱,还有的听到孩子们都有“病”,摇着头摆着手地让张洪波离开。但更多的原因还是,租不起。

从疫情最严重的2月开始,张洪波考察了近20个村子,几乎没有结果。但为了孩子,她会一直找下去。(如果你想帮助张洪波和她艰难的特殊学校,请点击【54个孩子1个妈】进行捐赠,感谢您的大爱。

我也是自闭症孩子的妈

1月19日,孩子们离校,快4个月了张洪波还没见到过一个学生。

“我宁可在外面找地,也不肯来学校,不敢看不敢想,真的太冷清了”。

张洪波擦了擦眼泪,笑称自己是年纪大了“眼窝浅”,她没有因为学校的艰难处境掉泪,想起孩子们却哭了。

小宝和他的画

张洪波之所以创办特殊儿童关爱中心,是因为儿子小宝。小宝3岁时确诊自闭症,但奔波在一线的张洪波腾不出精力来照顾他。

2016年3月,张洪波工作中突发胰腺炎住院,入院当天就接到了幼儿园班主任打来的电话,说没办法再留下儿子了。她再三恳求老师等她出了院再去办理退学手续,可没想到两天后,老师把小宝的被褥、书包全都扔到了门外。

张洪波的丈夫不得不去把孩子接回来,到了学校才知道,小宝的行为已经引发了其他家长的集体抗议。自那之后,张洪波查阅了大量的自闭症资料,也策划了多场有关自闭症儿童的活动,在这些过程中,张洪波接触的自闭症家长越来越多。

小宝上厕所需要帮助。

2017年,张洪波顶住压力辞职创办了特殊儿童关爱中心,把20万的积蓄全部投了进去,她不想让像小宝一样的学龄期特殊孩子们无处可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做了称职的校长就不能当温柔的妈妈。

近期张洪波忙得不可开交,小宝只能由奶奶来带,孩子每天都会追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开学,心力憔悴的张洪波总是会用几句话搪塞过去。“我是小宝的妈妈,也是54个孩子的妈妈,没有一天不在挂念着他们。”张洪波说。

瑞瑞资料图

其中最让张洪波放心不下的就是瑞瑞(化名)。12岁的瑞瑞,不仅患有严重自闭症和抽动症,情绪不稳定时就会尖声喊叫,伴有抽搐。瑞瑞出生在湖北荆州的一个农村家庭,虽然张洪波减免了大部分学费,但是瑞瑞家的生活压力仍然很大。

湖北解封后不久,瑞瑞爸妈就去了外地打工,把儿子留给了爷爷奶奶。两位老人根本看不住调皮的孙子,一不留神他就不戴口罩跑到街上,如果强行给他戴口罩,瑞瑞就会暴躁、咬人。

瑞瑞资料图

后来老人只能把大门反锁,孩子经常在家大哭,两位老人也跟着哭。

“疫情期间,我几乎每天都会和他爸妈通话。孩子不能出门就大哭大叫,听见孩子在电话里的声音,他妈妈哭,我也哭。”张洪波说,“自闭症孩子的注意力时间非常短,上网课的时候老师一眨眼就不见人了,家长总不能一动不动地盯着吧,大人煎熬孩子也煎熬,太难了。”

邻居多次投诉,找房子心累

张洪波在济南市区的特殊儿童学校

说起学校创办的历程,张洪波长舒一口气,坦言这几年真的是“强撑”。2016年,特殊儿童关爱中心正式创办,由于经费有限,张洪波只能租用民房,没想到一开课就有了25个孩子。人一多难免会扰民,张洪波只能不停同学校旁的街坊四邻道歉。

2016年底,隔壁老人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甚至出现过砸门、泼粪等过激行为,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张洪波不得不搬家。时间匆忙,仓促中找的新房子空间远远小于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因为拥挤孩子们经常暴躁失控。

过了不久又有邻居对他们提出抗议,张洪波带着孩子去了地下室,可阴暗潮湿的环境对孩子们的刺激更大。

文章截图

走投无路的张洪波只好捡起自己的老本行,写下了一篇名为《找房子》的微信文章并刷屏,让更多人知道了济南有这样一个特殊儿童关爱中心。2018年3月,又经过近半年的寻找,张洪波和孩子们搬进了现在的校舍。

学校硬件设施多是来自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看着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张洪波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心。

2019年6月,学校第一批大龄孩子参加了工作,但张洪波收到很多家长的信息,说踏上社会后,孩子们仍然活在别人的有色眼镜下很难融入正常人群。因为不被接纳,孩子们的情绪又开始暴躁,很难控制,家长们纷纷请求把孩子送回学校继续读书。

回想起这些来,张洪波站在操场沉默了很久。操场是去年爱心企业捐款建的,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张洪波感慨,如果孩子们在,一定会高兴地拍球、骑车、做游戏,她不知道这美好的一切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还能不能回来?

做好准备,等54个孩子回家

4月21日,老师们陆续返校,开始培训。因为复课时间不定,老师们只好先进行岗位培训,在教材编纂方面下功夫。早在2月10日,学校就通知家长给孩子上网课,而且完全免费。但特殊孩子,尤其是自闭症孩子,上网课实在是不现实。

2020年5月,到岗的老师们

4月24日,老师们给54个孩子做了评估,发现大部分孩子退步严重。看着评估结果,张洪波愁得几天没好好吃饭。

“老师就是拉车的,我们必须要使劲使劲地拉,孩子才会有进步,一松手就滑坡了”。随着疫情缓和,张洪波内心的愧疚却越来越深。

33个老师中很多都有房贷、车贷,本来工资就不高,现在月收入缩减成最低工资的70%,她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但又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了。但令张洪波欣慰的是,没有一个老师有过怨言。

2020年5月,讲课中的孟老师

张洪波说,复工后第一个回到学校的是孟老师。小伙子今年28岁,老家济南章丘,自学校创办至今,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3年来,学校来来走走的老师不少,但是孟老师从来没动摇过。

“说实话,一开始没想到能坚持这么久。比起教书育人,孩子们教会我的更多,慢慢地把这当家了。”孟老师说。

老师们对工作的拼劲儿,让张洪波又心疼又骄傲,复工第一天,她在会上继续强调,“我要给新入职的老师再强调一下,要想在这就必须要过‘屎尿关’,不管以后孩子做了什么,都要毫无怨言的给他收拾好。”

办公室的老鼠洞

学校仅有的几个向阳房间给孩子们用作了教室,老师们只能挤在一间不足五平米的办公室里办公。因为离校时间太久,教师办公室成了老鼠的天堂。老师们笑着说刚开始怕孩子们不在会孤单,没想到抓老鼠比看孩子还热闹。

“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在家肯定都被当宝贝,来我这吃苦受罪,一心扑在工作上,我真的很感谢他们。”张洪波说。

2020年5月,老师们在做饭。

食堂阿姨还未复工,三餐要老师们自己解决。快到饭点,值班老师就会到孩子们的生活技能培训教室做饭,一群年轻人相互配合。

“我是54个孩子的妈,也是这一群年轻人的老大姐,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得想尽办法解决困难,当家长的不都这个样吗?”张洪波说。

复课的日子还是未知,张洪波的心里仍旧忐忑。她每天都会和老师们交流,给所有人加油打气。休息时她就去校门口的菜地看看,观察试种下的菜籽长得怎么样。

学校里“特殊”的孩子们

抱怨总会有,但她知道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想尽一切办法自救,撑下去,这才是特殊时期最应该做的事情。破土而出时的一瞬一定很难,但她坚信,禾苗虽幼弱,亦可撼群山。如果你想帮助张洪波和她艰难的特殊学校,请点击【54个孩子1个妈】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进入微信-支付-腾讯公益,进行捐赠,感谢您的大爱。

(编辑:月儿)


昔日著名女记者给54个“躁动”娃当妈,上不了网课,也等不到开学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