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火火闯九州” ——记安徽宿松程岭乡阿红养殖法人代表石爱红

  来源:315记者摄影家2019-12-1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深秋时节,枫叶正红。笔者走进了位于程岭乡程岭村的阿红养殖所在地,呈现在眼前的是两个庞大的养鸡棚舍。棚舍里密密麻麻的鸡正在啄食和饮水。这是一个完全实行自动化投料、

深秋时节,枫叶正红。笔者走进了位于程岭乡程岭村的阿红养殖所在地,呈现在眼前的是两个庞大的养鸡棚舍。棚舍里密密麻麻的鸡正在啄食和饮水。这是一个完全实行自动化投料、自动化送水的养殖企业。企业的法人代表叫石爱红。

“风风火火闯九州” ——记安徽宿松程岭乡阿红养殖法人代表石爱红

说起企业的创办经过,石爱红深有感触地说出“不容易”三个字。石爱红今年45岁。早年,因为家里兄弟姊妹多,经济条件不好,小学毕业后,石爱红就跟着打工的人群外出打工,辗转于上海、浙江等地。先是进服装厂做缝纫工,后在服装厂从事管理工作。最初,她爱人也是在外打工,因无一技之长,收入并不高。前两年,孙女出生以后,便在家协助儿媳带孩子。顺便在家门口种点庄稼、做点零活,说不上有多少收入。

“风风火火闯九州” ——记安徽宿松程岭乡阿红养殖法人代表石爱红

去年下半年,石爱红觉得自己和婆婆家有老人要照顾,自己常年在外两头牵挂不是个事,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谁知,此念头一出,立即遭到了爱人的反对。她觉得这么多年打工挣点钱不容易,家里的经济好不容易缓过劲来,现在去投资办企业,倘若亏损了怎么办?像他们这样的六口之家,“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再说,石爱红在外帮人搞管理,每年的收入也比较稳定,何必担这个风险?石爱红知道,不做通爱人的工作,不打消爱人的顾虑、取得他的支持是不行的。她告诉爱人:无论什么事,你不去试,不敢去闯,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对于风险问题,她已经考虑过了。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她经过考察,决定上养鸡项目,挂靠太湖的一家牧业公司,依托对方的技术、防疫和供种、供药、销售服务。经过耐心的工作,她爱人终于同意了她的想法,由反对变为积极支持。

“风风火火闯九州” ——记安徽宿松程岭乡阿红养殖法人代表石爱红

石爱红是一个外表看以文静、温柔的女子但办起事来却风风火火,有一股闯劲,颇具男性风格。说干就干。去年9月,她和爱人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共计40多万元,承担了一片荒坡地,建起了两个标准化的养殖大棚舍,占地面积达1700多个平方。棚舍建成经公司验收后,她又以最快的速度从公司申请调来鸡苗一万九千多只,让养殖场很快运转起来。

办一个规模化的养鸡场,并且要产生效益,其实有许多困难要去面对。一开始,对于养鸡,石爱红是一张白纸,什么也不懂,完全依赖公司。好在她是个风风火火性格的人,不懂就去问,不懂就去学。每次技术员上门服务,她不离左右,问这问那,不把问题搞懂不罢休。技术员常常被她问得有些生烦,但看到她诚心想学,又耐心地向她一一作答。不仅如此,公司办培训班,她一次也不缺席,每次都似一个小学生那样认真听课。回想起来,她为了技术问题,不知跑太湖的公司有多少趟。

“风风火火闯九州” ——记安徽宿松程岭乡阿红养殖法人代表石爱红

养鸡是件吃苦的事。鸡场必须24小时不离人。既要看护,又要管理,随时掌握鸡舍里面的情况。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石爱红同爱人丢开家里的小楼不往,在鸡场旁搭起了临时棚屋,吃住在棚屋里。在她和爱人的精心管护下,第一批肉鸡很快上市,获利3万多元。紧接着,又出了第二批鸡苗。现在,养在鸡棚里的是第三批现进的鸡苗,十二月份即可上市。要知道,从建鸡棚到养殖出三批肉鸡,满打满算才一年多一点时间。可以说。企业的运营是极为成功的。

尝到了甜头的石爱红,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功,她对自己的养殖事业由此而更加充满信心。在县妇联的支持下,她计划近期开再增建一个棚舍,把养殖扩大到每批次3万只的规模。

石爱红不仅是一个敢闯敢试的企业能人,而且还是一个热心公益服务的志愿者。她曾经先后五次参加过无偿献血话动,最早的一次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从去年下半年回乡后,她只要有空,都会积极参加当地的文艺演出活动和“宿松森林防火宣传志愿者协会”组织的防火宣传爱心活动。她常说:“做人要有爱心。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也成就了自己。”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行为,也受到当地乡、村和同行的好评。

采访结束时,石爱红指着鸡舍西边的一片荒坡地告诉笔者,待养殖规模扩大后,她也打算将单纯的肉鸡养殖转变为肉鸡养殖和蛋鸡养殖并举,以获取更大的效益。到那时,那一片荒坡上也会布满鸡棚。对于石爱红的这个规划,笔者期待着她能早日实现。(作者 张向荣)

责任编辑:蔚楠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