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军旅诗人殷德江诗歌创作60年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源:本网原创李月2018-11-2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018年11月25日,由中国萧军研究会率《新国风》诗刊、中国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歌促进委员会组织的“著名军旅诗人殷德江诗歌创作60年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8年11月25日,由中国萧军研究会率《新国风》诗刊、中国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歌促进委员会组织的“著名军旅诗人殷德江诗歌创作60年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著名军旅诗人殷德江诗歌创作60年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萧军研究会法人、常务副会长、伟大抗战作家萧军长子、著名学者诗人萧鸣代表主办单位首先致辞,著名军旅诗人作家、原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处长、中国生产力兵商学院院长房秀文主持会议。

蔡诗华受组委会委托宣读了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贺敬之、著名将军诗人书法家张文台上将、著名将军诗人书法家李永金中将、著名将军家书法钟声琴中将、著名将军诗人岳宣义少将、著名诗人石英、峭岩、程步涛、晨崧等贺信贺诗贺联等,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文艺报》原总编郑伯农、著名将军诗人作家、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孙健少将,著名军旅诗人、《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刘笑伟大校,著名军旅诗人、《解放军报》文化部原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曾凡华大校相继讲话;著名诗人诗评家朱先树、 王觅、刘立云、张国领、红孩、、胡松夏、许庆胜、蔡诗华等踊跃发言;著名书画家高津滔、郭曰方、张国亮、孙继祥、马体忠、张富英、笑琰等给殷德江诗人赠送书画作品;李卫、孔淑凯朗诵了殷德江的诗《橄榄绿》和《唱给橄榄绿的赞歌》。

诗坛泰斗贺敬之点评殷德江的诗:我很欣赏他的诗,他确实写得很好。新编诗集,也是新古体诗、新体诗两者特点都有,这也是一条路子。

著名将军诗人书法家、原总后勤部政委、第16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张文台上将给殷德江贺诗:披星戴月爱军旅,呕心沥血诗壇舞。业余创作六十载,成就辉煌屈指数。

著名将军诗人、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李永金中将给殷德江贺诗:神笔妙章走天涯,年年争开报春花。金秋硕果满枝头,飞雪红梅进诗家。

著名将军书法家、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钟声琴中将给殷德江三幅书法祝其艺术长青。

著名将军诗人、第16届中央纪委委员、原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岳宣义少将点评:最近拜读了《殷德江诗选》,感到他是一位一手拿枪一手握笔的了不起的军旅诗人。繁忙紧张的军务之余,坚持六十年年诗歌创作,所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他的这部诗选内容丰富,有睿智的哲思,有山水的清音,有将士的风采,有故乡的情深,有真挚的爱情,有无暇的童年……他的诗歌评论有军人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能把心里想说的话用诗表现出来,这本身就是生活的艺术。

著名将军诗人作家、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孙健少将发言道:我认为这次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个具体举措。诗人是时代的见证者。尤其是伟大的时代,需要时代的歌者。殷老师刚入伍时是人民解放军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大力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时代。今年殷德江老师出版了一部新诗集。我注意到,殷老师新诗集中的诗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期间写的。伴随着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他的诗紧随时代的脚步,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旅诗歌都以其特有的刚健、崇高、壮美的审美品格挺立时代前沿,发出时代强音,诞生了一批批熔铸着血与火、力与美的经典篇章。殷老师就是军旅诗人中的突出代表。殷老师的诗歌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有血有肉,质朴平实。殷老师的诗以强烈的担当意识,释放出强军兴军的正能量,在军旅诗歌创作的领域中散发着浓郁的“橄榄绿的芬芳”。

另外还有多名诗人作家祝福“著名军旅诗人殷德江诗歌创作60年作品研讨会”圆满成功。研讨会最后,殷德江诗人致辞深情答谢。

据悉由贺敬之题写书名的《殷德江诗歌作品评论集》将于2019年出版。

著名军旅诗人殷德江诗歌创作60年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殷德江,著名军旅诗人、书画家,山东诸城人。1958年参加工作并开始写诗,曾任原籍小学教师,1964年应征入伍,历任首都公安部队战士、副班长,警卫二师团政治处书记、排长、干事,北京卫戍区组织部干事,警卫二师九团政治处副主任,武警北京市总队三支队政治处主任,四支队副政委、政委,武警北京指挥学校政委,武警北京市总队政治部主任(正师),武警大校警衔。先后出版了《正常世界》《心泉流韵》《心灵的脚印》《独树林》《殷德江诗选》等六部诗集,多次获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歌促进委员会顾问、霞风诗社社长、国学诗书画研究院院长等,曾任《新国风》诗刊副主编、《诗国》诗刊副主编、《大地书画》编辑部主任、《国学书画》编辑部主任等职。

著名军旅诗人殷德江诗歌创作60年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编辑:爱娣)


著名军旅诗人殷德江诗歌创作60年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