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去世:36年在大陆捐建303所学校,一件西服穿40年

  来源:腾讯裘雪琼2018-07-1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7月10日,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田家炳博士讣告》,宣布田家炳先生于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

7月10日,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田家炳博士讣告》,宣布田家炳先生于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

  田家炳是香港化工业大亨。1919年,他出生于广州梅州市大埔县。16岁父亲逝世后,他弃学从商,先到越南推销瓷土,后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

  1958年,田家炳举家迁居香港,在屯门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塑料厂、田氏化工城,逐步创办起香港最大的人造革企业。

  1980年,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大家称他为“香港人造革大王”,他却自谦:“我是做小生意的!”

  在大陆,田家炳素有“百校之父”的美誉。

  1982年,他成立纯公益性的非盈利机构——田家炳基金会。至今,该基金会已在国内资助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4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20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800余间。

  田家炳从小立下做好人好事的志向。求学时,他最喜欢看学校的记录捐赠事迹的芳名录,并期望自己成为芳名录上的人。

  1984年,田家炳将化工厂的经营权交给下一代,并规定每年至少捐出工厂利润的10%于公益。

  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到以教育为核心的慈善事业中。

  每次外出,田家炳的行程都相当紧凑,往往一周走访几个城市。出发前,他都要再三叮嘱相关单位接待一切从简。他总是自带水杯,当某些学校的接待人员递给他矿泉水时,他总说,矿泉水没喝完扔掉,太浪费了,而且不环保。

  2000年,82岁的田家炳将居住了37年的花园洋房以5600万港元的价格售出。所得款项,全部投向内地的几十所学校,而他自己则租住了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小公寓。

  “那时经济比较糟糕,但我已答应要给一些机构捐款,人家做了计划。所以决定卖掉房屋。一方面,觉得自己住这么大房子是浪费,另外卖掉的钱,可以资助20多间中学,觉得这样更有价值和意义。”早年他接受访问时回忆。

  而在《卖屋、租屋与捐资助学的情怀》一文中,他这样写到:“看到一幢幢教学大楼的兴建,听到万千学子琅琅悦耳的读书声,不但经济效益更大,而且精神上的安慰也好得多。”

  一掷千金捐赠大陆教育事业的背后,田家炳乐于过简朴的日常生活——儿女婚嫁一切从简,他的80岁大寿也不摆酒。

  更多朴素作风隐藏在一些生活细节中。

  他的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总是补了又补。他戴的电子表,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2009年,《梅州日报》记者采访他时,他穿一件40多年前的西服。

  在外人看来,田家炳过着刻板的晚年生活:早上6点起床锻炼,做自创体操、散步;四片面包涂果酱的早餐四十多年未变;有时从家步行到地铁站,到田氏企业中心看看,儿女要来接送,他都摆摆手。

  2009年,为大基金会善业,田家炳将田家炳基金会托管给香港专业人士打理。他任董事局荣誉主席,没有投票权。

  田家炳的一生,获得了很多社会荣誉。

  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1996年英国女皇在白金汉宫授予他M.B.E勋章;他是数十所大学院校的荣誉博士、院士;国内有70余市授予他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称号。

  但他却自封为“一尘老人”。他说,自己只是人世间一粒小小的尘土。

(编辑:映雪)


田家炳去世:36年在大陆捐建303所学校,一件西服穿40年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